9001cc金沙以诚为本
首页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
 【泸职记忆】人物篇 首任校长赵熙

发布时间:2021-10-06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  

  经天纬地双甲子  守正创新铸未来

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

  暨学校建校120周年

  特推出“泸职记忆”专栏

  讲述校史中的人与事

  重温历史

  缅怀峥嵘岁月

  翻开档案

  让我们一起走近学校首任校长

  赵熙

  

  工诗善书名扬天下

  赵熙 (1867-1948)  字尧生,号香宋,四川荣县北郊宋家坝人。晚清著名诗人、古文家、词家、书法家、戏曲作家、画家、方志学家和教育家,后世推为“晚清第一词人”。

  赵熙四岁即从父读经,十五岁应童子试,二十五岁中进士,殿试列二等,选翰林院庶吉士。次年,应保和殿大考,名列一等,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。

  赵熙一生勤学,读书不倦,以“诗词书画戏五绝闻名于世”。梁启超曾随其学诗,而一代文豪郭沫若也出自其门下。解放初其弟子郭沫若在上海倡印《香宋诗前集》。四川又出版《香宋诗钞》,《赵熙集》,《香宋词》。一生作诗近5000首,名篇迭出,人谓 “香宋词人,禀过人之资,运灵奇之笔,刻画山水,备极隽妙,追踪白石,而生新过之”,可谓知言。

  

  赵熙书法,融诸家为一体,字体秀逸挺拔,时人称“荣县赵字”,对川渝书风影响深远。他的乌尤寺《心经》行书石刻最为世人所知,有“民国兰亭”之誉,出于赵孟頫韵味而挺拔过之,姿媚遒劲。

  赵熙2.jpg

  ▲赵熙——乌尤寺《心经》

  民国2年(1913),成都少城公园(今人民公园)建立“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”,赵熙为书写碑名于西南。著名书法家向黄评论这幅字:“字字珠玑,笔笔生动,粗者不呆板,细者不纤弱,超凡脱俗,极富书卷气。”

  赵熙3.jpg

  ▲成都少城公园(今人民公园)建立“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”(赵熙题)

  赵熙擅画,画作颇具元代倪瓒山水笔意,多为小幅,简远荒寒,清超绝俗,陈兼与叹为:“先生能画,偶作小幅山水,淡远荒率,是不食人间烟火者。”

  赵熙4.jpg

  ▲赵熙书法作品

  淡泊名利心系家国

  面对名利 淡然置之

  1911年,清廷起用袁世凯,袁通过亲信数次向赵熙表示“有借重处”,赵熙素恨袁的阴险,托病婉辞,携眷离京,以避袁之纠缠。后蔡锷,段祺瑞,蒋介石等人均以高薪厚职邀其共事,赵熙均婉言谢绝。

  厚情重义 奖掖后学

  赵熙与维新人物杨锐、刘光第相过从,为翁同龢所重,时人目为新党。戊戌维新失败,刘光第等朋辈罹难,赵熙悲恨交加,为刘光第墓园石碑题书“刘光第先生之墓”。后有悼刘之作《淫预石怀刘裴邨先生》,赋诗:“一代文山百世师,金轮无复说清时……”及《刘大夫传》,对有师友之谊的刘光第满怀敬仰之情。

  赵熙5.jpg

  ▲刘光第画像

  1901年,赵熙将刘光第长子长述接到川南经纬学堂就读。1903年,又慨然应允刘夫人整理刘光第遗稿之请,许代保存刘氏颇有见识但为后党所忌惮的《甲午条陈》稿,并携刘氏二子赴京,亲为抚养培育。1905年,又咨送刘光第长子刘长述进入四川高等学堂。刘长述后成为同盟会年龄最小会员、著名的辛亥革命作家。

  家国危难 倾力相助

  辛亥年(1911)4月,清政府宣布铁路收归国有,各省保路会纷起抗争,赵熙直言切谏,弹劾邮电部尚书盛宣怀。当年秋,发生“成都血案”,赵熙再次进言弹劾赵尔丰。

  赵熙6.jpg

  ▲四川保路运动

  1912年,为支援蜀军北伐,赵熙出面请好友担保购买讨袁军械巨款。

  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日本扶持建立伪“满洲国”,赵熙作诗讥讽投靠日本的清臣,称其为抛夫改嫁、卖身求荣,不仅与之断绝音问, 还叮嘱朋辈与之划界。

  中共党员马介民、程觉远被捕后,他奔走官府,以乡谊将二人保释出狱。赵熙以为“共产者,学说甚高,其风烈烈”。

  “七七事变”发生后,赵熙赋诗道:“汉家此日昆阳战,北望金铙奏凯歌”,表示对抗日充满必胜信心。

  办学兴教桃李成蹊

  戊戌变法失败后,包括祖籍富顺赵化的刘光第在内的“六君子”被杀。川南有识之士,无不义愤填膺,抨击清政之腐败。自此,川南人图治之念萌生,主张要兴学堂以介绍西学。

  1901年,泸州知州沈秉坤约同在乡的内阁中书高楷,以及从日本考察新政归来的学人周善培,共同集资白银六千两筹办学堂。呈准四川总督锡良,于10月21日正式创建“川南经纬学堂”,校址始设在泸州试院(后曾作为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校址),聘时任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赵熙为监督(即校长)。

  

  赵熙在谈及校名时曾说:“为学要为上下古今之学,不能只求耳目尺寸,这叫做纵;当为大通世界之学,不能拘守方隅,这就叫横。纵是经,横是纬” ,故将学校命名为“川南经纬学堂”,主张“合古今中外、东海西海为师,以觇国力”的办学思想,“开学”当为培国本良策,以培养有世界眼光的“经世济用”人才。当时学校分设经学、史学、文、小学、算学、体育、地理、日文等科,聘请教师多一时名流,是全四川第一所“新学”。

  

  1902年,道尹黄立鳌将创办情形呈报清廷,交礼部会议决定改称“川南师范学堂”。校门正额由赵熙书题,校门镌刻楹联:合德智体而为士;通天地人之谓儒。(该楹联讲的是:读书人要德智体全面发展,要通古今,通天地,通人情,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。)此校为当时下川南道所辖泸州、资州、叙州府、永宁州四属二十五县所共有,学生考送和经费筹办均来自各县,是川南唯一的师范学校。

  赵熙撰写《川南学堂记》,全文如下:

  光绪二十七年,善化沈君秉堃权泸州,是时天子西巡未返。君急国之务,于是与州人中书高君楷商请永宁道,开建川南学堂,而推诸暨周君善培主其事。造士有程,简不肖有律,本中国先王之典,参以外国今行之法,屹然众志一新。乃举州人罗君忠浩督构大厦,用白金五千有奇,严冬大暑之中,殚力庶务,八越月而工完。

  呜呼!群公百瘁而成此堂,所望川南人士,举礼家三达德之要,师范方来,诸生必有深鉴于此旨者。天下大事,造士本于一乡,敢质言以瞻千世。

  

  赵熙在川南师范任职2年,门下弟子百余人,出类拔萃者甚多,其中有辛亥革命先贤向楚,民主主义革命家黄复生,辛亥革命先驱陶闿、谢持、曹笃、黄方、张佩严、余切,革命家、教育家、语言学家、“延安五老”之一、中国人民大学创始人吴玉章,著名学者宋师度、杨光瓒等。

   


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:
友情链接
Baidu
sogou